未来数字化教育将朝着智能化、集成化、终身化等方向发展,更加注重个性化学习、教育公平和创新人才培养,以下是具体介绍:
- 智能化教学深入推进: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,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,推动课程体系、教材体系、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。通过智能学伴、数字导师等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,实现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,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。
- 教育资源集成与共享优化: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进一步完善 “四横五纵” 平台资源布局,集成各级优质平台、资源、服务,实现入口统一、资源共享、数据融通。工作重心从开发资源向汇聚精品转变,从应用试点向规模化和常态化应用转变,为师生提供更优质、更便捷的教育资源服务。
- 教育大数据应用深化:建设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将成为推进教育治理数字化的关键。通过数据治理、算法赋能、算力共享,打造智能教育计算引擎,为学生学习、教师教学、学校治理等提供支持,同时规范数据伦理,增强数据安全意识。
- 终身教育体系完善:加快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,出台资历框架标准,建设国家学分银行,促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纵横贯通。加快建设新形态国家数字大学,完善国家开放大学体系,建好国家老年大学,为全民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。
- 学习环境智能化与无边界化:推动校园、教室、实验室和场馆数字化改造与智能化升级,打造智联学习环境。通过学习环境智联计算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化,突破知识和时空的边界,打造 “无边界课堂” 和云端学校,让优质课程随时随地可及。
- 数字素养培养强化:深入实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,制定完善师生数字素养标准和人工智能应用指引,将数字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,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,提高教育管理干部、学校管理者数字素养。
- 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: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建好 “中国智慧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”,打造智慧教育创新生态圈,让更多科技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。
- 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: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将扩大范围和规模,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将在海外落地生根,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和数字教育国际期刊将成为全球公共产品,通过各类国际活动,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、共享与创新。